图为甘南夏河拉卜楞寺。

  这是我第二次到夏河。二十八年前因“经打运动有外调任务,三人工作组急匆匆到州府半日游,下午混在不多的几位藏胞里看了场《许茂和他的女儿》藏语电影。那是我第一次到藏区,攒天的白杨树和习习凉风留给我第一印象,而因工作急,未到挨边的拉卜楞一游却倒是梦里遗憾。

  这次应朋友之邀,利用国庆长假最后几日,驱车自驾游了向往已久却尽在咫尺不足公里远的拉卜楞,一是圆了我28年的遗憾梦,二是给我思想文化震撼巨大。那人们常侃的天高云淡、气候清爽、藏文化符号、滚滚大夏河水、绿色草原、流动着的牛羊群、神话传说的神山圣湖、色彩艳丽的服饰、悠扬动听的弹唱、五彩的经幡、袅袅的桑烟、石木结构的藏楼、红墙金顶的拉卜楞寺、身披袈裟的僧人、五体投地的信徒、慈眉善目的菩萨、怒目圆睁的金刚、演示佛理的壁画、流金溢彩的唐卡、高高的嘛尼杆、长长的转经廊、青稞美酒、酥油糌粑、嘛尼堆、煨桑炉……让我徜徉其间,夏河对我来说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地方。

  我们冒着淅沥的小雨,踩着泥泞的小道,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去参拜拉卜楞寺。

一位导游员向我们娓娓道来:在夏河县城西郊——扎西滩的北面,有一座秀丽的翠岭叫凤岭,凤岭的对面又有一座碧绿的山峰叫龙山。如果,站在远处眺望,这凤岭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要向龙山翔来。而龙山又像一条盘卧欲腾的蛟龙,要向凤岭跃去,龙凤山岭之间,大夏河缓缓流过,把扎西隔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平滩。当地藏族同胞一直称这个平滩为扎西滩(意即吉祥之地)。公元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济农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这龙凤呈祥的宝地,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至今有年的历史,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使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九十多座,僧舍一万多间及六大扎仓(学院),诸类佛殿、众多活佛宫邸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嘉木样大师别墅等宏伟建筑群。鼎盛时期有僧侣余人。所属寺庙有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人称小布达拉宫,年国务院公布拉卜楞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是个旅游的殿堂,在这里的游客、老外、信众、红衣喇嘛虽不问名道姓,却不无一例外的悠闲。一座座佛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尊尊佛像神态各异,满腹经纶;金色的贡唐宝塔熠熠生辉,素洁的僧舍小院默默无闻。这些特殊的筑物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是虔诚的印记,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我们跟着导游看了很多大殿,如喜金刚院等扎仓(学院)和囊欠(活佛公署)、拉康(佛寺),还有经塔、辩经坛、藏经楼、印经院等建筑。寿禧寺是全寺最高建筑,为六层宫殿式,看起来很壮观。寺内有许多铜质佛塔,其中有的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寺内还有一尊鎏金佛像,高达10米,是尼泊尔工匠的杰作。这里还珍藏一部用金银汁书写的《甘珠经》,为稀世之宝。寺内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书籍6万余册,在中国喇嘛寺中很有影响。还有很多精致的唐卡,年代也都相当久远了。

  后来我们进入闻思学院(又称大经堂),这里为全寺之中枢,分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松赞干布像。正殿内悬有乾隆皇帝御赐匾额。大经堂中有大庭院,可供人同时诵经。

  当我们穿过闻思学院的大经堂时,正好赶上僧人们作午课,他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脱掉靴子,循规蹈矩地坐在大经堂的一排排卡垫上,领经师用他浑厚的嗓音开始领诵佛经,所有的僧人齐声诵念。那声音发自丹田,穿过五脏六腑,涌入鼻腔,最后冲过喉舌,喷涌而出,像一股洪流在大殿里盘旋、回荡。这声音像有一股魔力,听得我灵魂出窍,物我两忘。那些藏家男子,年少入寺,年复一年,日日诵念,怎能不被这富有磁力的声音带入梵天佛国?稍事等待,僧侣们下课了。他们中有五、六十岁的长者,也有不足十岁的孩子,当然年轻人居多。看着他们平静的态度,那些灿烂的笑容,我倒真的有点感动,人为了信仰是可以忍受很多的,包括我们无法想象的艰难。那位导游说,现在寺庙的小和尚们用手机的不在少数,计算机也出现在这些脱离尘世的地方。

  尔后,我们又参观了医药学院。学僧主修藏医,分初、中、高三个学级,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藏医。现今该学院生产的“洁白丸、“九味沉香散、“九味半黄散三种药物已被列入国家药典,还有18种成药单方被列入西北五省(区)地方成药,对我们为之一振。

  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大圈,给我总的印象是,寺庙的整个建筑布局很周密,造型宏伟,富丽堂皇。只是我有点外行看热闹,感觉到有的地方像青海塔尔寺,有的地方像西藏大昭寺或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后来听导游说这就是刘德华、刘若英导演拍摄电影《天下无贼》的外景地。佩服那些导演们总能找到这样既美丽而又原始激情的地方。

  晌午过后,大家觉得有点饿肠饥咕,便来到寺院游人食堂坐下,两位穿红色长袍的僧侣端来奶茶,倒入蓝边万不断花色的精制小瓷碗中,白里透黄,芳香扑鼻,喝上一口,顿觉喉底爽滑,心旷神怡哦! 

  在寺院里吃羊肉火锅别有讲究,两位僧侣抬来一只偌大的铜火锅,形似我们日常吃涮羊肉的锅,但个儿要大得多,里面烧着红红的木炭火,锅里盛满冒油的大块羊肉,连一点菜丝都没有,这就是有名的高原羊肉火锅。这“火锅讲究的是羊肉的新鲜肥美,一般是现杀现做,选用生长一岁左右羊羔身上的肋骨肉剁成大寸节,骨连带肉放入清水锅中,用慢火煮至滚沸,撇去血沫,加入食盐、花椒等调料,再煮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吃。这时,耐不住性子的人可先在滚汤里一边涮菜吃,一边品酒喝,待肉快熟时,人也就半醉了。吃肉时,要先喝汤再吃肉。一般是喝一口羊汤,吃一块羊肉,饮一口青稞酒,汤香、肉香、酒香,满口留香,吃出藏餐的真滋味。

  吃藏餐还有个讲究,当客人们没有喝完酒时,僧侣是不给你上饭的。直到客人吃好、喝好,僧侣才把上面加有人参果、白糖、酥油汁的米饭端上来,这就是拉卜楞寺有名的特色饭食——蕨麻米饭,吃起来,比八宝饭更加香甜味美。

  到此还不算完,僧侣看客人吃完米饭后,还要送给你一个藏包,这种藏包做法也很特别,将鲜嫩的牛羊肉切碎,将煮熟的萝卜丝放入肉里,加上调料和新鲜羊油。吃时要注意,先在包子底部咬一小口,将包子中汤吸入口中,吸完汤,再吃皮和馅,否则你会很狼狈的。

  据一位年长的喇嘛说,要是夏日来这里,最后上的一道是酸奶,一种冰凉如冰淇淋,酸甜如杨梅的夏季饮料马奶子就让你回味无穷。

  为此,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藏族风格的庙宇建筑,体验了浓厚的宗教神韵,还能品尝到了一顿香醇美味的拉卜楞寺独特藏餐。

  第二天清晨,我们从睡梦中苏醒,与拉卜楞一道朦胧,山上云遮雾绕,空中桑烟弥漫,笃信佛教的老阿妈去寺里转“古拉,喜欢运动的上班族到广场跳“果卓,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忙与喧嚣,人们悠然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日子像夏河水一样悄然流逝。我们在藏族人家吃着糌粑,喝着奶茶,聊起了牧民的生活,听“阿爸把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牧民怎样搓牛毛绳,怎样织氆氇,怎样擀毡,怎样灌血肠,讲盗马贼怎样做“道什合(石头烤肉)。我们听得出了神,思绪随着他们的讲述来到了辽阔的草原,我们个个仿佛都变成了藏家的牧羊女。无论是丽日蓝天还是凄风苦雨,无论是饥肠辘辘还是酒足饭饱,于我们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忆。

  是啊,我们又何尝不想在这里住个一年半载的,最好是住在一位藏族阿妈家里,一年四季,跟着她去寺里朝大佛,转“古拉,看法舞,听藏戏;跟她打酥油,熬奶茶,炒青稞,磨糌粑;跟她学唱“嘛尼调,学跳“果卓舞;跟她去浪山,看赛马会;跟她去煨桑,点酥油灯;听她讲神奇的传说,跟她学依依呀呀的藏语……对于拉卜楞来说,我们就是匆匆的过客,我们所看到的拉卜楞或许只是她的冰山一角,在她缄默的外表下,不知掩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拉卜楞虽为小城,却是一个灵异的地方。大夏河静静地流淌,不知目睹了多少人间沧桑。背负拉卜楞寺,明月还高悬蓝天,我忍不住双手合拢,做一个深深的长呼吸。

冬春旅游尽在甘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amachenga.com/bnmcdt/215197.html